本来要当男主先生的人出了这档子事,盛祁安不得已去明德书院过上了集体生活,也从而多了好些拉风打脸的情节,化身升级流爽文男主。
对于阿婆提出的想要将秦先生带回家中救治的提议,苏宜是同意的。
她虽然前世并不追星,但几个表妹都是追星一族,若是看到自家顶流哥哥生病后倒在门前,估计能兴奋得晕过去,所以对于窦氏想要带人回家救治的想法,她表示相当理解。
反正都打算雇马车了,多带个人不吃亏。
等将人搬到了车上,窦氏才想到了另一件需要担心的事:“也不知你阿爹阿娘会不会同意咱们把人带回去。”
“我这里还有一些银钱,足以负担秦先生给请大夫医治,阿爹阿娘都是厚道人,不会把病重之人赶出门的,阿婆只管放心。”
窦氏也是这会儿才发现,而今家中积蓄大头都是苏宜的所赚的银钱,她想救助秦朔甚至不必征求儿子儿媳的意见,孙女说话才是最好使的。
她登时有些喜出望外:“你说得是。”
以后在家也不必再看儿子儿子的眼色,只把孙女顾好了便是。
苏缜刚放学回家,就见得姐姐和阿婆乘车带了一个陌生人回来,不觉奇怪道:“姐,这是谁?”
弟弟这话一时把苏宜问住,带这么一个人回来确实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,总不能说是阿婆年轻时的偶像,便也只含糊道:“我们去周家铺子买糕饼,这人病倒在了旁边打烊的医馆门外,所以便带了回来。”
苏缜“欸”了一声:“今日刚巧听先生讲到‘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’,咱们都开始救济旁人了,应该离着发达不远了吧?”
这在一年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。
“借你吉言。”苏宜应道,“来搭把手帮我抬进去。”
这个秦先生看着瘦削,上手一搬发现还挺沉的。
苏缜连忙走上前来:“姐,你松松手,我来抬。”
……
这晚刚过酉时天空就开始飘雪,苏家父母留在了城中并未归来,大夫们也都不愿走动前来救人,好在苏宜随身的急救小药箱里备了好些丸药,退烧药去热散都不缺,在苏缜和窦氏一整晚的细致照料下,秦先生的烧一早便退了下来。
在放学分别之际,贺景辞就跟苏宜说好自己要来苏家送年礼。
苏宜看他一个年轻公子在家养尊处优,没出过远门,下意识拒绝道:“朋友之间,贵在交心,你我之间无需讲究这些虚礼。”
贺景辞却坚持道:“咱们到底相交一场,又是第一年相识,终归与别时不用,年礼自然还是要送的。我是诚心送礼,不是假模假样的跟你客套,你痛快些把家住哪儿告诉我,省得我日后送节礼时还要再花功夫打听一番。”
话都说到这份儿上,苏宜也就不再推辞:“乡里的路本不好走,不如这样,我们就腊月二十五那天约在镇上的秋香斋,正好我也有东西送你。”
贺景辞快乐地应了下来。
故而苏宜晨起看过秦先生病情后,又换上男装来了镇上,跟贺景辞交换节礼顺便拿几副药回来。
秋香斋是淳化镇上颇受欢迎的一家茶馆,茶点和服务在镇上都是数一数二。
贺景辞将寻来的两支上好狼毫作为节礼给了苏宜,又得了她回赠的喜鹊登枝纹青花笔洗后,只觉满意。
两人闲聊几句上元县城中的奇闻轶事后,贺景辞话锋一转:“咱们要换知府了,下任就是从前扬州的知府盛大人,你可有听说?”
苏宜惊得差点就要拿不住茶碗:“这么快?”
她记得原文盛家父子过来金陵是后年八月的事,这次付大人大概是从贾县丞入手撕开一道口子,更早些查出了什么,所以而今的金陵知府才会比书中提前免职了将近两年,算是她穿越之后引发的蝴蝶效应。
也就是说,年后过不了多久,盛祈安就要入学到明德书院,和他们朝夕相处。
贺景辞一直觉得上元县令还勉强跟他们生活沾边,但知府的事情也就听个新鲜,他也不理解为什么苏宜会有这么大反应。
看着贺景辞一脸“少年不知愁滋味”的模样,苏宜心中多少羡慕。
盛祈安是这本书绝对的男主,这个世界的中心,有他在的地方磁场都会不同,自然而然也会有更多的矛盾冲突,是敌是友很难预测。
而她刚过了两个月清净的舒心日子,还没有做好应对男主到来的准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