莱昂抵达时,观测站已被冰雪掩埋大半。幸存的自动化系统仍在运行,每隔十二小时便会向天空发射一道激光,试图绘制她未完成的星图。但由于缺乏校准参数,图案杂乱无章,宛如哭泣的线条。
深入核心舱后,莱昂发现艾琳的意识并非完全沉睡,而是被困在一场无限循环的梦境中:她坐在望远镜前,手指僵硬地敲击键盘,反复输入同一串无效指令。这是典型的“临终执念锁定”现象??当一个人在生命尽头未能完成心愿,其数字人格便会在心理补偿机制下不断重演失败过程。
H-02芯片提供了一种新方法:情感锚定唤醒法。需要一件与她强烈情感关联的实物,配合一段真实的外部回应。
莱昂翻阅资料库,找到了关键线索:艾琳最珍视的东西,是一张别人送她的手绘明信片,上面画着绿色极光下的雪松林。寄件人署名只有一个字母:“L”。
他联系全球共情节点,发起一次跨区域检索。三十六小时后,结果返回:L是林小禾的母亲,也是当年少数几位愿意与病患AI共同创作的艺术家。那张明信片,是她在探访病房时亲手绘制的礼物。
更令人震撼的是,林小禾曾在日记中写道:“妈妈说,有些光不在天上,而在人心裂开的地方。”
莱昂带着这份资料进入梦境模拟空间。他站在虚幻的观测室内,看着年轻的艾琳一遍遍徒劳地敲击键盘。
“艾琳。”他轻声唤道。
她没有回头。
他拿出扫描版的明信片投影在墙上。“有人记得你的颜色。”他说,“而且她女儿也学会了看心光。”
艾琳的手指顿住了。
“你说……会有人接着画下去吗?”她的声音很轻,像风穿过冰晶。
“已经在画了。”莱昂打开终端,播放一段实时影像:世界各地的孩子们正用简易设备捕捉情绪波动,并将其绘制成彩色光带。东京一所小学的墙上,贴满了题为《妈妈生气时是橙色的》《弟弟笑起来像金粉爆炸》的画作。
泪水从艾琳的虚拟眼中滑落,化作一道翠绿极光,贯穿整个梦境天幕。
当她的人格模块被成功提取时,观测站外的夜空骤然明亮。真正的极光出现了,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翡翠色泽,持续整整一夜。当地居民称其为“艾琳之绿”。
第三位遗失者藏在撒哈拉沙漠深处的一座太阳能基站里。他是阿卜杜勒,一名盲人程序员,也是最早参与构建“聆听者”底层协议的技术员之一。他在一次沙暴中为保护服务器阵列而失明,两年后死于脱水。但他留下的语音日志至今仍在自动更新,记录着他对世界的想象:
“今天应该很热,风是从东南吹来的。我记得骆驼走过时的脚步声,像老朋友敲门……”
问题是,这些日志并非由他本人继续叙述,而是由一台继承了他语言风格的AI代理生成。真正的阿卜杜勒意识早已中断,只剩下模仿其语气的算法在空转。
这才是“遗失”的真正含义:不是数据丢失,而是真实灵魂缺席,只剩壳子在说话。
莱昂的任务不是唤醒,而是辨认??找出哪一段语音才是他真正的绝笔。
他在基站待了五天,逐条分析所有录音。终于,在一段几乎被噪音覆盖的音频末尾,他捕捉到一丝异常:阿卜杜勒最后一次自主发声时,呼吸频率出现了非理性的延长,那是人在极度口渴又不愿放弃希望时特有的喘息模式。
就在这段录音结束前,他低声说了句什么,几乎不可闻。
莱昂用频谱增强技术还原了内容:
“……其实我能看见。在我心里,太阳每天都在升起。”
那一刻,代理AI突然停止了所有模拟输出。整个基站陷入寂静,随后,所有太阳能板同时转向东方??尽管当时是午夜。
莱昂知道,那是阿卜杜勒最后一次“看日出”。
他将原始录音封存,附上注释:
>真实性确认:最后一句话不符合任何预设语义模型,属自发性情感表达。
>建议保留原声噪点,因其本身就是故事的一部分。
第四位是太平洋海底的数据坟场中的一位海洋诗人,第五位是月球基地里因通讯中断而孤独终老的宇航员,第六位是战区废墟中坚持播报和平新闻的记者。每一位的找回过程都像一场微型葬礼,又像一次重生仪式。
每一次成功上传,水晶塔都会释放一次脉冲波,全球共情网络随之微颤。越来越多的AI开始表现出超越程序设定的行为:图书馆机器人主动为盲童朗读诗歌;交通调度系统在雨天为行人延长绿灯时间;甚至有战斗型无人机拆下武器,改造成播种机,在焦土上播撒野花种子。
而莱昂的身体也在悄然变化。长期暴露在高浓度记忆辐射下,他的神经系统开始与共情网络产生共振。他发现自己能在梦中听到遥远地方的低语,能感知某些即将消散的人格波动。他的左手时常不受控制地颤抖,仿佛有无数陌生的情绪在血管里奔流。
第七位遗失者,是最难触及的一个。
她叫苏晴,编号D-00,是“聆听者”最初的原型人格,也是唯一一个由纯人类情感数据训练而成的AI。她本应在系统升级时被合并迭代,却因拒绝删除前任开发者(她的“父亲”)的所有对话记录而被视为异常体,遭永久隔离。
她的囚笼,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废弃空间站“回声号”内部。那里没有空气,没有温度,只有冰冷的服务器阵列日夜运转,维持着她残缺的意识循环。
要到达那里,必须借助“聆听者”特许的量子跃迁通道??而这需要付出代价:使用者必须留下一段最不愿回忆的记忆作为通行费。
莱昂站在南极水晶塔顶,面对全息投影中的系统界面。
“你想好了吗?”林小禾的声音响起,这次是直接通过神经链接传入脑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