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3章裁军三十万(下)
“我们的五二式火枪,目前试製的样品是12两银子每支,另外还有刺刀,每支刺刀的造价在一两半到二两之间,合计每套不到十四两银子。”
“这么贵?!”
“这要是造40万支,岂不是要大几百万两银子,这也太贵了”
“40万条枪竟然比海军一百条船还贵?海军一百条船也才二百五十万两。”
陶广义的话刚说一半,就引起眾人一阵惊嘆,而他则是连忙压了压手解释道。
“大伙先別急,在下刚才说的是试製样品的价格,目前建康城西北郊外的金陵兵工厂正在建设,等这款步枪大规模量產之后,单价肯定会大幅降低,我预计第一年的量產型步枪整套单价就会降到10两以內。
“並且隨著工人的熟练度不断上升,生產效率也会跟著提升,到时候单价还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,隨著总產量的积累,造价肯定会越来越低,甚至有可能压低到六两银子一套。”
此言一出,眾人这才安静了下来,如果是十两银子一支,那40万支就是400万两,如果是六两银子一支,那40万支就是240万两,虽然还是很贵,但对於给全国的军队换装而言,也就不是那么不可接受了。
其实这个价格也是有依据的,原歷史上清朝从德国原装进口的88式委员会步枪,单价就是17。3两每支,国內自行仿造的汉阳造步枪是66。7两银子每支,是进口价的四倍。
类似的还有从捷克进口的马四环步枪,也就是98k的捷克仿製版,也是66。7两银子每支。
清朝进口的比利时毛瑟,每支带五百发子弹,一套的单价是23两银子,英国在南非的布尔战爭之前使用的黑火药单发马提尼步枪,单价差不多也是25两左右,日本鬼子的三八大盖出厂价是25块银元,约合18两银子。
从上面这些数据就能看出来,这些列强自己生產的步枪,不论出口价是多少,他们自己的出厂价一般都是15到20两银子之间,但是,要注意的是,这些价格都是在日本和美洲的白银大量流通市场之后,造成通货膨胀,白银购买力贬值之后的价格。
而元末明初这个时候,还没有大规模金银流入市场,虽然去年汪大渊从美洲带回来1200万两的金银,但这许多金银还都堆在造幣厂等著製作银元,还没来得及流入市场呢,因此暂时还不足以立刻显现出通胀的效果,大明的白银价格目前还是比较坚挺的,鲁锦这时候的一两银子完全可以当清末二两银子。
所以对比那些列强,大明的五二式步枪出厂价在六两到十两之间,其实和他们的15到20两之间是差不多的,这也是自己能够生產的好处,如果是进口的话,那价格可就没谱了
听了这个报价,冯国用才点了点头,然后又问道,“那年產量呢,可能供的上全军换装?”
“供应全军换装,那肯定绰绰有余,至於年產量这个东西,主要还是看朝廷的需求,其实真算起来,40万支的总產量並不是很多。”陶广义没头没脑的一句话,听的眾人顿时一头雾水,这不是跟什么都没说一样吗?
“什么意思,陶尚书还是说清楚些,什么叫看朝廷的需求?”冯国用当即追问道。
陶广义这才解释道,“之前禁卫军所用的燧发枪,都是在庐州铁厂生產的,最早的时候是按月產八百多支,也即一个营的装备设计的生產线,后来工匠熟练之后,逐渐能做到月產一千到一千二百支,年產一万二到一万四千支的规模。
“但是,这个產量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的,如果朝廷需要,完全可以扩大生產规模,比如正在建设的金陵兵工厂,我们完全可以设计出年產40万支的產能,无非多建几个车间,多招募一些工匠而已。
“但朝廷的总需求量就那么多,如果一年生產40万支,那等造完这一批步枪之后,工厂和工人就没活干了
“而如果设计成年產五万支,造完这批枪就要八年,年產十万支,那就需要四年,年產量究竟有多少,完全看朝廷怎么安排,如果朝廷要扩军,就是一年百万支,也不是完全做不到,而且还有步枪的出厂价格,那肯定是造的越多越便宜。”
陶广义说完便不再说话了,而在场的其他人却顿时面面相覷了起来,怎么听他这意思,还想多造些步枪的样子。
年產一百万支步枪,这还真不是陶广义吹牛,因为原歷史上拿破崙时期的法国,就有如此夸张的產量,当时拿破崙为了爆兵,在法国组建了八条步枪总装流水线,还有四五十家作坊用来生產枪械零件,又派出专员常驻各个作坊,监督零件的尺寸公差,使每个零件的公差都控制在0。03毫米之內。
就这一套法子,便使拿破崙巔峰时期,拥有年產90多万支制式燧发枪的能力,这才让他能一次拉出几十万人马去远征俄国,而且拿破崙那个时期,用的还是水力机械,鲁锦的大明已经用上蒸汽机和各种工具机的组合了,真要敞开了爆兵,別说年產一百万,就是年產两百万也不是没有可能。
然而冯国用却第一个摇头道,“造的越多越便宜,那也不能多造,朝廷的钱也不是大风颳来的,军费更是十分有限,你就是把价格压到6两银子一支,那40万支也要260万两,朝廷哪有那么多閒钱,再说买来也用不完。”
陶广义闻言却低声反驳道,“我军的主力虽然要裁军到40万人,可全国的內卫军加起来却有上百万呢,內卫军也是需要装备的啊。”
冯国用立刻瞪了他一眼,“七八百万两银子,给內卫军装备上百万支新式火枪,你想让他们去打谁?”
陶广义顿时就不说话了,这事確实不是他能做主的。
而且內卫军是用来给国家內部维稳的,这上百万支新式火枪发下去,究竟是维持稳定,还是挑起祸事,那可就真说不准了。
万一有內卫军造反,本来野战军还可以仗著装备的优势镇压一下,可要是內卫军也有了一样的武器,野战军再想镇压地方反贼都会失去优势。
再说只是地方维稳而已,要什么火枪,有些大刀长矛用著就不错了,正好主力部队淘汰下来的那些冷兵器,都可以转给內卫军使用,还不浪费。
噹噹当——
然而就在这时,鲁锦却再次敲响了桌子,一下就引起了眾人的注意,鲁锦这才说道。
“关於產量的问题,朕来说一下,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,大家必须拋开以往的老观念,工厂集中生產,和以前那种临时招募一批工匠,在兵器铺子,兵器作坊中打造刀枪是不一样的。
“打造刀枪,隨便找几个铁匠就会,但火枪更复杂,不是短时间內就能学会製造的。
“所以对於工厂里的工人,就不能再像以前的兵器作坊中的铁匠一样,招之即来,挥之即去,朝廷需要时就把他们招来,朝廷不需要时就把他们遣散,任其自生自灭,工厂却不能这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