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笑了。
“你来了。”
水面浮现字迹:
>“我一直都在。只是你现在,终于能看见。”
她点点头,闭上眼,呼吸渐渐平稳。
那一夜,全球共感学校的三百二十七名学生同时醒来,睁开眼望向月亮。他们没说话,只是伸出手,掌心向上,仿佛承接某种无形的馈赠。
同一时刻,月球探测器传回最新数据:艾特肯盆地的地磁频率突然跃升至0。7Hz,并持续震荡二十四小时。期间,探测器麦克风捕捉到一段极其微弱的声音??像是风吹过金属残片,又像有人在哼一首古老的歌谣。
音频增强后,专家确认:那是阿?年轻时哼唱过的一首云南民谣,歌词早已失传,唯有旋律留存于唐俊的私人录音中。
《宇宙回声》档案库因此新增一条记录,命名为《最后一次回应》。
七日后,阿?安详离世,享年九十岁。
葬礼没有哀乐,只有一段循环播放的自然音轨:风掠竹林,溪水流石,婴儿的第一声啼哭,以及,在一切声响的间隙里,隐约可闻的一声口哨。
全球数十万人自发关闭电子设备,静默一分钟。社交媒体自动切换为“共感模式”,所有人看到的不再是广告或热搜,而是随机推送一条陌生人写下的真实情感告白。
有人收到:“谢谢你昨天帮我捡起掉落的书包。”
有人看见:“妈妈,我其实一直记得你哄我睡觉时唱的那首歌。”
还有人读到:“对不起,十年前我没有勇气告诉你,我喜欢你。”
而在怒江小学的教室里,一个小女孩突然举手:“老师,我好像听见阿?奶奶在唱歌。”
老师愣住,随即发现全班二十一名学生都抬起头,望向窗外,眼神清澈而专注,仿佛在倾听某种常人无法感知的声音。
多年以后,当“星井”终于建成,第一批宇航员踏上月面基地。他们在井口旁立碑,上面只刻了一句话:
>“这里也可以有一口井。
>因为有人记得。”
每当满月之夜,井中便会浮现出两行交错的文字,一行属于唐俊,一行属于阿?:
>“我懂你。”
>“我一直都在。”
而在地球某座山村的小学课堂上,一名教师正带领孩子们做新学期的第一项作业:
“请写下你想对这个世界说的一句话。”
一个小男孩低头思索许久,认真写下:
>“我觉得,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口井。
>只要有人愿意听,
>它就会一直唱歌。”
窗外,春风拂过共感林,千树万叶沙沙作响,宛如回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