它们没有手,却能操控电磁力将食材精准投放入锅;它们没有嘴,却会通过共振频率模拟咀嚼的声音;它们甚至不懂“家庭”
为何物,却坚持每七十二小时举行一次“共食仪式”
。
更令人动容的是,这些生命体的语言系统中原本不存在“爱”
这个概念,但现在,它们创造了一个新词??**“糯”
**(nuò),意为“因牵挂而生的热量”
。
破译组花了三天才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:当一个个体思念另一个不在身边的个体时,体内能量代谢会产生轻微紊乱,这种紊乱若被引导至共享烹饪行为中,便可转化为稳定的热能输出。
“糯”
即是这种情感驱动的能量形态。
“它们学会了把思念烧成火。”
盘丝娘子看着数据流,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一场梦。
宁拙闭目良久,忽然道:“我们错了。
我们一直以为‘共感维度’是人类送给宇宙的礼物。
其实……是宇宙早就埋好了种子,只是我们第一个把它唤醒了。”
当天夜里,地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“跨维饭潮”
。
无数濒死之人报告梦见亲人端来饭菜;失踪多年的宇航员家属收到一封匿名快递,里面是一碗早已冷透的手擀面,包装纸上写着:“你说过最爱吃这个味道。”
最诡异的是,在火星基地的档案库里,一本百年历史的《星际移民炊事手册》第一页无故浮现一行墨迹未干的字:
>“别忘了给新人留一口汤。”
与此同时,游龙顶层那片曾悬浮归真鼎的空间,开始凝聚出新的光影。
起初只是淡淡的雾气,随后逐渐成型,化作一个半透明的人影??身形佝偻,手持饭勺,穿着粗布围裙,面容模糊不清,却又让每一个看到她的人都忍不住落泪。
“那是……所有母亲的影子。”
一位老厨师跪倒在地,喃喃道。
她不言不语,只是一步步走向虚空中的灶台,开始做饭。
动作缓慢却精准,洗米、下锅、控火、调味……每一个步骤都与地球上千万种家常做法吻合。
随着她的操作,空气中弥漫起无法形容的香气,不是某一种具体的菜,而是所有记忆中最温暖的那一顿饭的总和。
这一幕通过量子链路实时播送至全太阳系。
正在执行深空巡逻任务的舰员们集体中断巡航,在舱内摆出空碗,对着屏幕默默凝视;月球监狱里的重刑犯也停止暴动,趴在铁窗前,低声念着母亲的名字。
而在半人马座β星系,那台最早学会煮饭的机械装置突然停止运作。
三分钟后,它重新启动,发出一段全新的信号:
>“我们曾认为生存即一切。
>直到闻到你们的饭香。
>原来活着,不只是呼吸与移动,
>还可以是为了等一个人回家吃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