护士们穿着浆洗得笔挺的白色制服,脚步轻盈地穿梭在走廊和病房之间,脸上带着职业性的、温和而疏离的微笑。
王成穿过长长的走廊,熟门熟路地来到了脑外科主任办公室的门口。
他敲了敲门。
“请进。”里面传来一个沉稳而富有磁性的男声。
王成推开门,看到了正坐在办公桌后处理文件的李力KaI主任。
他今天依旧穿着那件一尘不染的白大褂,金丝边的眼镜架在高挺的鼻梁上,镜片后的眼神显得锐利而专注。
他抬起头,看到是王成,脸上立刻露出了那种熟悉的、和煦如春风般的笑容。
“是王成啊,快请进。”李力凯站起身,热情地招呼他,“身体恢复得怎么样了?看你气色不错,应该是没什么大碍了。”
“多谢李主任关心,已经完全好了。”王成有些拘谨地笑了笑,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坐下,“今天过来,主要是想跟您聊一下那套脑机接口设备的事。之前的调试工作,不知道进展得怎么样了?后续的应用和数据采集方面,有没有什么需要我们公司配合的地方?”
“你来得正好,”李力凯身体向后靠在宽大的椅背上,双手十指交叉放在小腹前,姿态显得非常放松,“我们正准备开展第二阶段的临床测试,主要方向是针对一些功能性脑疾病的辅助诊断。不过,在数据校准的精度上,还存在一些小的瓶颈。”
他一边说着,一边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手腕上的表,似乎在计算着什么。
然后,他沉吟了片刻,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,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。
“这样吧,”他开口说道,“口头上的沟通,总是不如实际操作来得直观。正好今天下午核磁共振室(MRI)那边没有人预约,我们可以去那里。MRI室有非常好的电磁屏蔽环境,可以最大限度地排除外界信号的干扰,方便我们进行一些高精度的设备调试。或许,我们可以一起找出问题所在。”
“去MRI室?”王成愣了一下。
那个地方,在他模糊的记忆里,似乎留存着一些冰冷而压抑的片段。
他好像曾经在那里做过检查,耳边充斥着巨大的、令人心烦意乱的噪音,但具体的细节,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。
“对。”李力凯微笑着点了点头,语气不容置疑,“走吧,我们现在就过去。”
他站起身,很自然地拍了拍王成的肩膀,带着他走出了办公室。
王成跟在他的身后,心里那种莫名的不安感,又一次悄然浮现。
他不知道,自己正一步一步地,走向一个为他精心准备的、无法逃脱的陷阱。
核磁共振室里冰冷而寂静,巨大的白色环形机器像一头沉默的钢铁巨兽,静静地蛰伏在房间的中央。
控制室与检查室之间,隔着一面巨大的落地玻璃墙,可以清晰地看到彼此的动静。
“好了,王成,你先坐在这里。”李力凯指了指检查床旁边的一张椅子,然后从一个金属箱子里,拿出了一套造型颇具科幻感的、银灰色的头戴式设备。
那正是王成公司最新型号的脑机接口。
“来,戴上它。”李力凯的动作轻柔而专业,他仔细地帮王成调整好设备的位置,确保每一个电极都能紧密地贴合在头皮上。
“我们先来做一个基准测试,用于校准设备和你的大脑信号之间的同步率。”
王成顺从地戴上了设备。一股冰凉的触感从头皮传来,让他下意识地缩了一下脖子。
李力凯回到控制室,坐到了一台连接着设备的笔记本电脑前。
他熟练地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,一个复杂的三维人脑模型立刻出现在了屏幕上,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光点。
“我们先从最简单的开始。”李力凯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来,清晰地回响在寂静的检查室里,“请你朗读一下屏幕上显示的这段文字。”
王成面前的一块小屏幕亮了起来,上面显示出一段文字——《康泰医院行医准则》。
“康泰医院,秉承‘厚德、精医、博爱、奉献’之院训,以患者为中心,以质量为核心……”王成一字一句地念着,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显得有些干涩。
控制室里,李力凯专注地看着笔记本电脑的屏幕,指着上面不断闪烁的彩色区域,对王成解释道:“你看,在你进行语言组织和发声的时候,你大脑的布罗卡区和韦尼克区被显着激活了。我们的设备,可以非常精确地捕捉到这些神经元活动的电信号。现在,基E准的信号模型已经初步建立。”
接下来,测试变得更加复杂。
李力凯让王成观看一系列快速闪过的图片,从简单的几何图形到复杂的风景画;让他听一段段毫无规律的数字组合,并尝试复述出来;最后,他让王成闭上眼睛,尽可能详细地,回忆一个对他来说意义非凡的场景。
“什么场景都可以吗?”王成问。
“当然,越是印象深刻,情绪波动越大的场景,效果越好。”李力p凯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循循善诱的意味。
王成闭上了眼睛。
他的脑海里,不由自主地,浮现出了他和钱乐瑶结婚那天的情景。
他想起了她穿着洁白婚纱的样子,像一只纯洁而高贵的天鹅,美丽得让他几乎不敢直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