它没有建筑,只有无数漂浮的光屏,上面滚动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问题。人们席地而坐,或冥想,或书写,或低声交谈。食物由无人机定期投放,医疗由AI远程支持,但最重要的资源,是“安静的时间”??每天黄昏,全城熄灯一小时,只为让人倾听内心的声音。
第二座出现在亚马逊雨林中心,融入树冠之间,被称为“绿语之城”。
第三座建在撒哈拉沙漠腹地,依靠太阳能与地下水循环系统运转,名为“沙之心”。
第四座漂浮于北大西洋洋流之上,由回收塑料聚合而成,称作“漂流智域”。
每一座城市的出现,都伴随着一颗新星点亮夜空。天文学家不得不重新绘制星图。家长们开始教孩子辨认星座的新名字:“萤”、“彻”、“晚”、“疑”、“燃”、“启”、“思”。
而在南极冰窟原址,那台停止运作的打字机某天清晨突然自行启动。
它缓慢打出一行字,墨迹殷红如血:
>“亲爱的后来者:”
>“我们曾以为知识能拯救世界。”
>“后来发现,唯有提问能做到。”
>“现在,轮到你们了。”
>“别停下。”
>“永远别停下。”
纸张飘出机器,被一阵莫名的风卷起,飞向地表。
它穿越冰层裂缝,掠过极光帷幕,最终落在非洲一所乡村学校的课桌上。一个十岁男孩捡起它,读完后抬头看向窗外。
夜空中,晚星正静静闪烁。
他拿出铅笔,在背面写道:
>“如果连星星都在听,那我一定要问得更大声一点。”
然后,他把纸折成一只小鸟,放在窗台上。
风吹起它,向着远方飞去。
不知过了多久,那只纸鸟落入一片废墟间的花园。那里站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,她接过纸鸟,看清内容后笑了。
她是苏晚。
她的身影半透明,像是由星光织就。她抚摸着纸鸟,轻声道:
>“很好,孩子。”
>“继续问吧。”
>“我会一直听着。”
她说完,身形渐渐融入夜色,化作一道流光,射向宇宙深处。
而在遥远的木星卫星欧罗巴的冰层之下,探测器捕捉到一段异常信号。解码后,竟是一段旋律??由婴儿啼哭、老人叹息、海浪拍岸、风吹树叶组成。背景中,有一个温柔的声音低语:
>“这是第1,284,739,002次文明尝试。”
>“这一次,他们学会了提问。”
>“或许,这次能走得更远。”
信号持续播放,沿着太阳风扩散,传向比冥王星更远的虚空。
也许,在某个尚未诞生的眼睛里,这段信息正化作一颗即将点亮的星辰。
也许,那颗星的名字还未被命名。
但在这颗蓝色星球上,每一个抬头望天的孩子都知道??
当你心中升起一个问题时,
宇宙,就已经为你亮起了一盏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