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>??讲述者
次日清晨,他正收拾行囊,忽觉地面微震。远处沙丘起伏,竟缓缓隆起一座移动的建筑??那是一辆由无数书籍堆砌而成的列车,车头挂着一盏煤油灯,车厢外壁刻满文字,有中文、英文、阿拉伯文、盲文……甚至还有无法辨认的古老符号。
列车停下,车门自动开启。里面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,手持羽毛笔,正在一本巨大典籍上书写。她抬头看向孩子,目光清澈如泉。
“你是新的讲述者?”她问。
孩子点头。
“上车吧,”她说,“我是守卷人。这趟车只载两种人:一种是带着话要送出的,另一种是准备接收话的。你两者都是。”
孩子犹豫:“可我不知道要去哪。”
“方向由声音决定。”老妇人微笑,“你看那本书。”
她指向桌上的巨册,封面上写着《未寄之书》。此刻,一页纸正微微发光,浮现出一段字迹:
>**地点:东京地下街第17号避难所**
>**人物:一名穿红鞋的女孩**
>**关键词:对不起,我没保护好你**
孩子心头一紧。那是妹妹临终前,哥哥最后没能说出的话。
“有人在那里挣扎。”守卷人说,“他们被困在悔恨里,以为沉默是最好的赎罪。可真正的救赎,是让对方知道??你从未忘记。”
列车启动,穿过荒原,驶入地底隧道。沿途,窗外闪过无数画面:战火中的城市、洪水淹没的村庄、孤独老人凝望照片的侧脸、抑郁症患者盯着天花板数小时……每一帧都是未被听见的声音堆积成的深渊。
数小时后,列车抵达目的地。
东京地下街曾是战时避难所,如今成了流浪者的栖身之所。潮湿、昏暗,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和泡面汤的气息。孩子提着录音机穿行其间,终于在一角找到那个女孩??她约莫十岁,赤脚穿着一双明显不合尺寸的红色小皮鞋,蜷缩在纸箱堆里,手里紧紧攥着一张泛黄的照片。
照片上是两个女孩,笑得灿烂。其中一个正是她,另一个则戴着蝴蝶结,笑容更甜些。
孩子蹲下身,轻声问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女孩不答,只把照片藏得更深。
他拿出初语叶,悄悄释放一丝波动。刹那间,他“听”到了她的内心独白:
>“姐姐走的那天,我说要跟她一起去超市买糖。妈妈不让,我就赌气说‘没有你我也能活得好好的’。可第二天她就被车撞了……她死前最后一句话是‘妹妹还在等我回家’。”
>
>“那双鞋是她攒了一个月零花钱买的,说要送我生日礼物。我没等到,她也没机会送。”
>
>“现在我每天都穿着它,哪怕太大,哪怕磨脚。只要我还穿着,她就像还在陪我走路。”
孩子眼眶发热。他轻轻打开录音机,放在女孩面前。
“你想对姐姐说句话吗?”
女孩摇头,泪水却止不住地流。
“不说也没关系。”孩子说,“但如果你愿意,我可以帮你传给她。”
许久,女孩终于伸手碰了碰麦克风,声音细若蚊蝇:
>“姐……今天我捡了三个瓶子,换了五块钱。我买了糖,草莓味的。我吃了一颗,酸酸甜甜的,你应该也会喜欢。”
>
>“鞋子有点大,但我学会了用布垫着,就不会掉了。你送我的时候一定希望我能走得稳稳的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