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45章
“杜总,我发现,这个田设计师对越是偏远,越是依山傍水的地方越好奇,拍的照片越多,然后让那个助理记的内容也最多。”
“说明这些地方更具有打造价值。”
“那山脚下那十多户土房子,哪有什么打造价值呀?”
“在普通人眼里就是普通的土房子,但是在搞艺术的人眼里,那就有艺术价值。”
人家田甜对小林说的,是要打造什么田园美学空间,听听,单就听这名字就多有诗情画意。
“田设计师说要在通安村两侧打造一条跑道,专供热爱体育锻炼的人群提供健身场所,不宁台申请,一直连到幸福居那边去。”
幸福居可不是自己村的地盘,这要是连到幸福居去,那边有几百米的路修路钱谁出?
“这个我去沟通。”
杜红英想若是幸福居那边的村子不同意出家,就让智强建设公司和养老山庄一起出资得了。
又不是很多钱。
都说了,要想富先修路,只要路修通,还怕没有源源不断的财富进门吗?
就拿幸福居来说,如果有一条健身跑道连接到打造后的通安村,那档次可不就“蹭蹭”的往上涨了吗?
房价不也蹭蹭的往上提了!
很多时候别看眼前利益,要看长远一点,真正大格局是相互合作才能双赢。
田甜实地考察后回去埋头设计了。
这边杜红兵笑着问姐姐。
“姐,你知道爹的书娘一共送了多少本出去吗?”
杜红英。。。。。。真不知道,说真,这个浮躁的年代已经没多少人愿意静下心来看书了。
纵然是要看,也要看一些让人放松的小说类的,谁愿意看一个老头子写的什么家书日记工作笔记呀。
用赵月岚的话说:生活已经够苦了,看着老爷子书上记录的那些苦,那还不得更郁闷了,苦哈哈的日子没法过!
所以,老爹的书销量并不可观。
好在,他们出版书的目的并不是追求经济效益,只是想让老爹的过往呈现在世人面前,让更多的人发现普通老农民一步步走出来的日子熠熠发光。
是对他的尊重和怀念的一种方式。
“送了一千零一本出去了。”
啥?
杜红英差点将喝到嘴里的水给吐了出去。
一千零一夜,天方夜谭吗?
她娘一个普通农家老太太,送出去一千零一本书,是把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外加熟人人手一本吗?
真的,杜红英不觉得老太太的社交范围这么广。
“她送给谁了?怎么送的?”
杜红英真的很好奇,果然啊,人的潜能是无限的,老太太纵然年近八十了,能力还是杠杠的。
“山庄的老头老太太们悉数得到了一本。”
这在意料之中,毕竟,专挑熟人好下手。
逢人就说:“这是我家老头子写的书,对对对,全是他写的,我大儿媳妇整理出来,我女儿让人出版的。。。。。。”
就算她识字不多,那又怎么样呢?
反正她老伴会写书,写书的人很厉害,她老伴很厉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