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李妙萱蕴含墟天劫力的一指,混天不死天魔能感觉到其对自己的威胁,意图避开。
但在顾元清御劫万象剑的压制下,动作迟滞,虽竭力扭曲魔躯,却终究慢了半分。
“嗤??!”
指劲点在魔眼之上。。。
雪落无声,夜深如墨。老塾师话音未落,屋内炉火忽地一颤,火焰由红转青,旋即腾起三尺高,竟不灼人,反透出一股温润暖意。那三枚铜钱仍在案上轻颤,面朝上的字迹渐渐模糊,化作三道细若游丝的光痕,蜿蜒爬行,在木桌上勾勒出一幅微缩星图??正与窗外天穹中那三角星辰遥相呼应。
孩子们屏息凝神,连咳嗽都不敢。最小的那个孩童攥着衣角,眼眶湿润,小声问:“先生,他们……是不是回来了?”
老塾师没有回答,只是缓缓起身,走到门边,将门轻轻推开一条缝。风雪扑面而来,却在门槛前三寸凝滞,仿佛撞上了一层无形屏障。雪花悬停空中,晶莹剔透,每一片都映着星光,宛如无数微小的镜子,照见过往岁月。
就在这静止的一瞬,桃林深处传来脚步声。
不是踩雪之声,也不是落叶之响,而是一种极轻、极远的回音,像是从时间尽头传来的足音。一步一响,三步成律,恰好合了《长相思》的节拍。
“来了。”老塾师低语,声音里竟无半分惊惧,唯有久别重逢的安然。
院中积雪自动分开一道路径,直通桃树之下。三道身影缓缓浮现,并非实体,亦非幻象,更像是由记忆与思念凝聚而成的光影。一人执剑,肩披残雪,眉目冷峻却含笑意;一人抚琴,指间虚按,空弦自鸣;第三人提壶倚树,醉眼朦胧,袍角飘动似有风随。
正是林昭、南云溪、顾元清。
他们并肩而立,一如当年。
林昭仰头望天,手中酒壶轻晃,笑道:“这雪下得正好,配酒最妙。”
南云溪微微一笑,指尖轻点虚空,一道银线自心口延伸而出,贯穿天地,隐入北方星域??那是共命之契的余韵,是归处与人间最后的牵连。
顾元清则低头看着石桌上的三杯茶,其中一杯已少去半盏,像是真有人饮过。他摇头叹道:“还是这般贪嘴,都说这是祭礼用的,你也敢喝?”
“祭礼?”林昭挑眉,“谁说不能喝?我又没死。”
“你明明……”顾元清刚要反驳,却被南云溪抬手制止。
“他说得对。”南云溪目光温和,“我们都没死。我只是换了个地方活着。”
话音落下,三人身影同时淡了一分,仿佛被风吹散的烟霞。但他们脸上的笑容却愈发清晰,如同刻入时光本身。
屋内孩童们看得呆住,有个小姑娘忽然伸手抓向空中,掌心竟接住一片飘落的桃花瓣。那花瓣通体透明,内里封着一点金芒,触手生温。她怔怔望着,眼泪无声滑落。
“我看见他对我笑了。”她喃喃道。
老塾师闭目,嘴唇微动,默念起《长相思》的词句。随着他的低吟,屋檐下的风铃再次响起,这一次不再是三个音节,而是完整的一段旋律,悠扬婉转,穿云裂雾。
桃林随之震动。
每一株桃树都在发光,枝干泛出淡淡银纹,叶片如琉璃铸成,花蕊中浮现出细小符文,竟是归处古老铭文的变体。地面开始浮现更多符阵,层层叠叠,交织成网,覆盖整个山谷。这些符阵并非人为刻画,而是由无数前人踏足此地时留下的足迹、泪水、歌声与思念自然汇聚而成??它们沉睡千年,如今因这一夜的共鸣而苏醒。
天空骤然裂开一道缝隙。
不是雷电撕扯,也不是风暴怒吼,而是一道温柔的光幕徐徐展开,形如门户轮廓,边缘流转着星屑般的碎芒。门内不见殿宇,也没有黄泉彼岸,只有一片浩瀚星空,其中有万千光点缓缓旋转,仿佛无数灵魂在低语,在歌唱,在等待。
“归处之门……开了?”道士跪伏在谷口,浑身颤抖,手中法器早已落地。
可他知道,这不是真正的开启。
这只是回应。
是对这片土地上永不熄灭的记忆所做出的回应。
便在此时,南云溪转身,面向同心谷的方向,轻轻挥手。一道星光自他指尖飞出,落入村中小学堂的炉火之中。火焰猛地一跳,竟在空中凝成三个字:
**“我在听。”**
随后,整座山谷陷入寂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