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8章纯天然就是好的么
“怎么找到你了?”罗浩问。
“组里面从上到下几个人都肾衰竭,检查了试验室环境,也没什么问题,就找到我了。”
“……”罗浩沉默。
窗外午后阳光大好,将他的侧脸镀上一层朦胧的金边。
液态神经网络——这个本该属于量子计算实验室的前沿课题,此刻竟与伏牛山上的道观产生了奇妙的交集。
他想起上周在伏牛山看到的场景:陈勇穿着道袍,正指挥几个ai机器人往ai算命系统里录入《紫微斗数》的算法。
香炉青烟缭绕间,全息投影的八卦盘在道观地砖上缓缓旋转,与计算机的指示灯交相辉映。当时只觉得荒诞,现在想来却有种诡异的和谐。
“科学解释不了的事情“罗浩喃喃自语,忽然笑出声来。
就像当年爱因斯坦研究到深处开始谈论上帝,那些搞弦理论的物理学家沉迷佛经一样。当研究触碰到认知边界时,人类总会不自觉地转向那些传承千年的神秘智慧。
谁知道呢,或许在某个更高的维度上,量子纠缠与天人感应本就是同一种规律的不同表述?
他抓起外套往外走,行政夹克下摆带起一阵风。
科学需要玄学,就像ai需要人性。
那些道士们传承千年的观星术、占卜法,谁说不是最古老的大数据模型呢?无人医院的自动门在身后关闭时,罗浩忽然想起查尔斯·利波最新论文里的那句话:“当我们用数学描述灵魂时,方程式里总会多出一个无法约去的虚数。“
回头,罗浩看见“小孟”脸上带着温和、儒雅的微笑,仿佛很多年前的孟良人正在对自己笑。
一刹那,罗浩也有些恍惚。
但只一瞬间,他就把自己从恍惚中拽出来,笑吟吟的上车,和“小孟”挥手告别。
没事儿想那么多干啥,自己又不是搞基础理论研究的。
肾衰竭,肾衰竭。
罗浩仔细琢磨着,他一边想一边又连入ai网络,查找陈勇输入的具体结果以及几个患者在医大一院住院的病历。
通过一点时间的具体研究,罗浩自己使用ai的方式方法也有了巨大的改变。
要是往常,肯定是要先询问病史。可现在,罗浩直接连入ai网络查找病历。
ai语音像是下级医生汇报病情一样讲给罗浩听,倒也不耽误开车。
哈工大液态神经网络项目组的三份病历听起来有些怪。
【病例1:张明远,52岁,项目首席科学家】
入院时肌酐值已达876μmoll,超声显示双肾弥漫性病变。最诡异的是病程记录里那句“患者自述连续三晚梦见被水银淹没“,而入院前72小时的工作日志显示,他正在调试量子态液态金属的神经突触模拟器。
【病例2:林小雨,28岁,博士研究生】
突发无尿性肾衰,肾穿刺活检显示肾小管大面积结晶沉积。实验室安全记录里,她最后操作的正是那批新型纳米液态载体——理论上完全无毒的有机硅化合物。
【病例3:王建国,34岁,实验员】
病程进展快得令人心惊。从第一次主诉腰痛到需要血液透析,只用了53小时。护理记录里用红字标注着:“患者反复要求查看实验室监控,声称有银白色液体在夜间自行移动。“
的确有些问题。
一个实验室里接连出现了3个人急性肾功能衰竭,没问题就见了鬼。
最开始罗浩想到的是中山大学的某实验室,博士生接连得癌。
那是因为实验室本身就有问题,项目组组长那个老登自己倒是躲的干干净净,又因为给校长的儿子发表了cns,所以出事儿后实验室第一时间被推掉,死无对证。
最后那事儿也不了了之。
可工大这事儿不一样,液态神经网络研究组的组长张明远张教授首当其中,应该和实验室本身无关。
而且出现了幻觉……
所以医院给诊断之后,不知道是谁建议张明远张教授去伏牛山找齐道长或是陈勇。
这有点麻烦,但现在诊治的流程很方便快捷,ai系统给出了相似的病历。